微博、抖音、朋友圈都被这款小游戏“席卷”,朋友相见的问候语也从“吃饭没?”变成“你羊了个羊了吗?”就连大学生早八上课,老师看见大家惺忪的睡眼也了然一笑,“昨天羊了个羊到几点啊?”种种现象说明,这款线下休闲小游戏“羊了个羊”确确实实达到了现象级火爆的级别。
这款线下休闲小游戏为什么会爆火?对于营销宣传,这款小游戏有什么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这款线下休闲小游戏的结局是持久的火爆还是只是昙花一现?这种种问题,由传媒君以传播与传媒的角度为您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来复盘一下时间线:
9月10日,在中秋节点,羊了个羊开始登上热搜。
13日,羊了个羊在微信朋友圈、微博、b站以及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刷屏”。
14日,“羊了个羊”相关词条在微博热搜榜上8条。
15日,#羊了个羊#微博话题已经获得了24.4亿次阅读,24.9万次讨论。
截止9月16日,微博热搜达11个,抖音话题视频总播放量16亿次,小红书的《羊了个羊》的攻略笔记达9万个。
“羊了个羊”的爆火,离不开它的病毒式传播。
传媒君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游戏,也是被朋友圈与微博上的相关话题的刷屏所吸引。“为什么大家都在玩?”“这个游戏真的有这么上头吗?”在一连串的疑问下,传媒君也忍不住点开了微信小程序搜索起“羊了个羊”,越玩越上头,直接就“肝”到凌晨2点,为我大广东羊队狠狠地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羊了个羊”病毒式的传播,带有着强大的社交基因属性,这是它火爆的原因之一。
其二,“羊了个羊”的游戏机制设置也别有新意,它的宣传语“通关率只有0.1%。”拿捏住好胜心极强的年轻人们,第一关“闭着眼睛都可以轻松通关”。降低玩家参与游戏的门槛,但是第二关就直接进入了“地狱模式”,这反转限度之大,瞬间激发了玩家们的挑战心理。与此同时,有才的网友们也发挥着他们极大的脑洞。用“羊了个羊”第一关与第二关难度相差之大”来做段子,用来类比“我看别人考研VS我自己考研”“领导眼里我的工作VS实际上我的工作”……这又进一步加深了“羊了个羊”有趣的游戏形象以及影响力。
其三,“羊了个羊”给予了玩家极大的激励机制,如:地域排名、成就称号排名、“话题PK”,让这款小游戏变成极具社交性的社交话题。
现在,“羊了个羊”热度渐渐下降,现如今的词条搜索量已经不足200,000。这也昭示了“羊了个羊”的结局:终究是昙花一现,这款线下休闲小游戏很难走得长远。
除了“羊了个羊”外,像“合成大西瓜”、“跳一跳”、“音乐球球”也曾红极一时。纵观这类游戏,他们的背后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些小游戏都会充分借用外力,利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app进行引流,从而达到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他们的游戏入门门槛低,老少皆宜,同时也顺应了碎片化时间的趋势。
“羊了个羊”的困局也显而易见,第一是生命周期短。小游戏的游戏性与游戏内容过于单一匮乏,缺乏创新性,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让玩家产生“玩腻了,不想玩了”的想法。其二,是获量途径相对单一,小游戏受裂变的限制,让产品推广更多依赖买量,可大部分潜在用户不太容易接触到小游戏;而效果更好的微信朋友圈广告以社交为主,“优质游戏玩家”仍有待挖掘。
这也是为什么“羊了个羊”能做到“爆火”,却不能做到“持久地火”的缘故。
传媒君希望,未来的小游戏能够做到更加多元、更具创新性,给用户更加完善的用户体验。
以上就是羊了个羊抖音玩不了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