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全国冠军、北大配音社社长、青年摄影协会会长、乐队鼓手、《中国成语大会》选手,OFO早期员工……他似乎确实想学什么都行。这份越垒越高的头衔,还新添了一个耀眼的徽章:抖音拥有100万粉丝的艺术史科普大V。
用图讲历史从北大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毕业后,吕宸保送到本校艺术学院学习图像史。读书时的笔记成了制作短视频的最好素材,书签花花绿绿,一整合就是一条知识分享。
一次,他给粉丝看《明宣宗行乐图》和乾隆时期的《万国来朝图》,两幅画里都有皇帝,皇帝身边有侍卫。指针一点点放大,人们看到明朝侍卫的佩刀刀把冲前,清朝侍卫的则冲后,更方便右手抽出。“知道这个之后,再看明清剧,发现漏洞百出。”
他是历史的侦探,通过图像上的蛛丝马迹还原当初的景象。“图像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讲故事。哪怕是你今天的一张自拍,被五百年后的人看见,你身上穿的衣服、你戴的首饰、你的发型、你的妆容表情,都在告诉他们五百年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虽然吕宸在抖音上科普艺术史,“但本质上没在说艺术,不教大家画画,也不评论画画,因为我不会画。”在他那里,画面是最不重要的。当你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谈论艺术的人会告诉你这幅画哪里画得好,为什么画得好,而吕宸关注的是达芬奇一个意大利人,这幅画怎么跑到法国卢浮宫里去了。“达芬奇如何转移、怎么受冷落、画又被偷,又有哪些机缘巧合,这是我关注的东西。”
历史有正统的讲法,也有故事性的讲法。别人用文字讲故事,吕宸就用图来讲。
每个人都享有体验艺术快感的权利吕宸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仰仗两类人:一是达芬奇、拉斐尔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留下的作品称为艺术,因为艺术家做得足够好,吕宸才有得聊。
第二类是贡布里希这样的艺术史上伟大的学者,他们相当于物理领域的牛顿,开辟了一个学科。这些人教会吕宸描述方法。此前,人们评论一幅画会说它好不好看,构图如何,艺术史学家则创新了研究体系。吕宸借助此法,先把一幅图描述清楚,再描述其中的物件、物件的意义,最后描述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
用巨人发明的研究方法把另一些巨人的作品研究了,这就是吕宸在抖音上做的事。
他觉得,百分之八十的人听不懂艺术,是因为没有充分的信息与资源。“我就是服务这百分之八十的普罗大众。”吕宸说,每个人都享有体验艺术快感的权利。
短视频里,他不会让粉丝去记画家的名字,“没必要”,“没人来你这里上课,别给人家灌输,要把你知道的东西都扔下。”他说,科普的重点在于“普”,不是“科”。
此外,他常说些跟大家的常识有悖的知识。比如唐伯虎有一副画叫《事茗图》,人们通常认为画的是喝茶的事。所以起名“事茗”,而历史的真相是:《事茗图》是唐伯虎为友人陈事茗所作,描写的是陈事茗庭院书斋生活小景。
人文科普之路做抖音以来,吕宸改变了许多。他参与OFO的早期创业,很多东西对他来说都是数字:有多少用户、多少订单;做摄影师时,他关注的也是一张照片有多少浏览量。
当他在抖音上的粉丝超过100万时,吕宸开始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100万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不同。“他们离我太近了,是实打实的人在跟我交流。”当只有一个粉丝的时候,他认认真真地做,现在,他要把这份认真传递给100万个人。
“当你吸引到比你厉害的人,是非常爽的。”今年春节,他做了一期五牛图的视频,引用了一首诗,诗的作者是释明辨,俗名俞正堂。他在讲解时说了作者俗名,一位粉丝以为吕宸讲错了,马上去查了资料,才发现这两个名字是同一个人。“这个材料很难查,我听说之后非常惊叹。”
吕宸说,这个行业的壁垒之一就在材料上。他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有高清大图,他的师兄师姐。遍布国内国外的图书馆,他想看唐伯虎,就去翻明史,想知道吕布长什么样,一般人去百度,他却能拿到原材料,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大家看。
大多数情况下,遇到一张陌生的图,他都需要查资料。实在不懂的,涉及基督教的问题就去请教师兄师姐,她在意大利研究基督教;欧洲史的问题就请教本科同学,一位欧洲史博士;跟国际关系、打仗相关的,就去找另一位大学好友,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的博士。跟这些人的交流,使吕宸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
回到故事的最初,吕宸在市面上看过太多理科的科普,而人文科普则少有人问津,“我希望通过我做的这点小事,提醒周围的人,这里有一条人文科普的路,空间还很大。”
以上就是怎么打开抖音里的侦探小画家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