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总是说肚子里有点儿墨水儿。其实在中国古代就真的有喝墨水儿这一项法律。
传说在南朝梁武帝在位时,(这个梁武帝可不是《琅琊榜》里的梁帝啊)有一次为选拔人才举办的考评人士活动中,主考官发现了大量滥竽充数的试卷。在看完这些试卷后主考官实在是哭笑不得。
梁武帝自身在学术研究与文学上有很高,骄人的成就。(梁武帝博通文史,为“竟陵八友”之一,又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所作的千赋百诗,其中不乏名作。的确受你不一个优秀的君主啊)甚至比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还要优秀,因此它非常重视文人写文章的水平。
梁武帝将这些低劣试卷拿来越完后非常生气(据大雷子推测,当时的试卷应该是这样写得标题《南梁惊现奇闻大秘,死了好几十万条性命》打开一看小孩小便,浇死一窝蚂蚁。标题《皇帝后宫,竟发生这样的事?震惊万人》打开一看太监打死了一只蟑螂,《深山古墓竟隐藏世外高人,得之可得天下》打开一看诸葛亮的雕塑,梁帝心想都是标题党啊!)。
于是下令此后凡是考试中发现有以下现象者,都喝墨水,一个是字迹工整与否,如果字迹潦草,让人难以识别,状如鬼画桃符者多半要喝墨水。(字写得不好看还要和墨水?哎呀,还好没生在古代)
二是遣词造句,如果经常词不达意,或不明事理,甚至用词轻佻,也要喝墨水。至于要喝多少,取决于文笔的低劣程度,通常水平越低,喝的越多。(标题党啊,注意了)
后来这个规定。也推行到孝廉、秀才的会试中,这个规定,虽然看似荒唐岂能管束当事人的读书态度。也节约了朝廷为看这些低劣的试卷而造成的人力和财力的支出。(主要是想省钱,这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
自此,后人别经常用喝墨水儿来比喻一个人的知识多寡。
有关喝墨水的典故
陈毅元帅自幼好学,酷爱读书。他看起书来,有时废寝忘食,达到入神入迷的程度。
有一次,陈毅到一位亲戚家去过仲秋节。进门后,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自己渴求日久的好书,于是便不顾几十里跋涉的疲劳,一头扎进一间空屋子里,兴致勃勃地读起来,一边读还一边用毛笔作笔记。亲戚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放下。后来,亲戚只好把蒸好的糍粑和糖给他端到了书桌上。糍粑本该蘸着糖吃,谁知陈毅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书上去了,竟然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过了一会儿,亲戚给他端面条来,见他满嘴都是墨,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这下子,把外屋的人全引进来了,大家一看陈毅那滑稽的样子,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陈毅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之后,诙谐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有一次王羲之在认真的练习写字,连丫头给他端来的馒头和蒜汁放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丫头嘱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让自己饿着,结果王羲之还是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边去,把这个情况告诉夫人。
夫人听了非常担心,她怕自己的丈夫因为练书法走火入魔变得茶饭不思,随后伤了身子,就带着丫头前去劝说,谁知道王羲之正拿馒头蘸着墨水吃的津津有味。
夫人和丫头大笑,丫头说先生您有没有觉得今天的馒头和往日不同。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笔,若有所思的说,这酱汁似乎是美味了不少,原来潜心写字的王羲之竟然拿墨水当成蒜汁,而王羲之本人似乎根本没有察觉。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可能王大师心想凭我漂亮的字,在抖音上一定会有很多关注)
陈毅元帅糍粑蘸墨水吃,王书圣馒头蘸墨水,这似乎发现了一种新的美食商机啊!标题就这样写“王羲之吃了都说好的馒头蘸墨水”
另外要补充的是古代的墨水和现代是不一样的,古代制墨所采用的主要原料有松烟、漆烟和桐烟。最先使用的是松烟,其次是漆烟和桐烟。墨的烟料须经过燃烧,才能制成,烟料是半成品,再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工序制成墨锭,才是成品。 秦汉时期墨的主要原料是松烟,也有以漆烟和松烟和而成的,还有的是用中药材制作。食用对人体是无害的。
现代 墨水是一种含有色素或染料的胶体,主要成分是碘,即在盐里添加了的那个碘,可食用且若人体缺少会得病,但墨水还有其他东西,包括重金属等物质,长期吸入会造成慢性中毒。大家可真的不要尝试喝墨水哦!
以上就是为什么抖音里写毛笔字不要蘸墨水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