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陷入了相持阶段。虽然志愿军在前五次战役中屡战屡胜,但与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相比,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落后逐渐显现。
当时,志愿军的主力装备仍以八路军时期的步枪、轻机枪为主。火炮多为二战时期的旧式装备,防空火力薄弱,加之后勤供应跟不上,作战中常常出现弹药短缺的情况。相比之下,美军则拥有大量先进的装甲车辆、火炮和飞机,在装备质量上占据明显优势。
志愿军将领们深知,靠目前的装备很难在未来的大规模战役中战胜对手。因此,在1951年5月,解放军总参谋长陈赓和总后勤部长解方向毛主席作出了朝鲜战场的阶段性报告,并提出了目前的装备落后问题。
毛主席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条富有哲理的战略方针——"零敲牛皮糖"。他指出,既然目前装备落后无法与美军正面较量,那就让志愿军避其锐气,采取消耗战术,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他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像吃牛皮糖那样,一口吞下去很难吃动,但如果一点一点地啃,就能慢慢将其消化掉。
这一战略方针为之后的上甘岭战役奠定了基础。当时指挥上甘岭战役的正是秦基伟所领导的志愿军第十五军。秦基伟对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战略有着深刻理解。他下令各部队采取轮番出击的方式,在敌人防御薄弱的地方施加攻击,有效消耗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这一战术的威力,秦基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命令各个师团集中主攻方向,避免分散力量;采取夜袭战术,打击敌人的弱点;加强防御工事,牢牢把持已经占领的阵地。他还亲自指挥制定了多个针对不同情况的预案,为战役的胜利做足了准备。
经过艰苦的努力,双方在上甘岭地区阵地对垒,进入了一场你来我往、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正是在这场战役中,秦基伟运用"零敲牛皮糖"战略的真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也为之后能获得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和询问埋下了伏笔。
战役中志愿军的艰苦作战1952年10月14日,美军在上甘岭地区发起了代号为"飓风"的大规模攻势,意图夺取志愿军防线上的制高点。双方就此陷入了一场惨烈的阵地战。
美军凭借其坦克、火炮和航空装备的优势,对志愿军的阵地进行了疯狂的炮击。志愿军的工事在密集的炮火下不断被夷为平地,士兵们被迫在坑道里苦撑。赖发均就是在那时负责掩护炸地堡的机枪手,他不顾身上的重伤,最终用一颗手雷和敌军地堡同归于尽。
面对敌军猛烈的火力攻势,志愿军仍然顽强抵抗。他们采取了曲折机动、集中兵力的战术,趁夜色掩护发动反击,打击敌军的弱点。在597高地的战斗中,志愿军连续数日夜间伺机出击,打乱了美军的战术部署。
由于以少胜多,作战任务异常艰巨,志愿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仅第一阶段战役,中方就有1万余人阵亡和重伤。但同时,美军在这段时间也遭受了重创,已经达到了7000多人的伤亡。
尽管形势严峻,但志愿军并未被压垮。相反,越战越勇,全军士气高涨。在关键时刻,秦基伟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夜袭美军阵地,让敌军陷入恐慌。许多美军士兵开始患上"夜战恐惧症",在夜间行军时胆颤心惊。
史称"杀手王"的美军狙击手汤姆士,就在一次夜间交火中被志愿军狙击手击毙(新增元素)。战后,美军搜寻其遗体时发现汤姆士临终前曾挖了一个狭小的掩体,身边还捂着耳朵,显然受到了巨大的心理震慗。
战役持续至11月27日结束,双方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最终,中方虽然未能完全夺取597高地,但也让美军的"飓风"行动功亏一篑。上甘岭阻击战可谓是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一场胜仗。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再次展现了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他们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夜袭打击的方式,巧妙回避了美军的优势兵力,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
就连美军战地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也不得不赞叹道:"中国军队以他们独特的方法在消耗着我们,而且做得很成功。"
正是凭借着这份英勇无畏的顽强斗志,志愿军才能在上甘岭窘境中化险为夷,最终迫使美军作出了停战的决定。这无疑为中国军民在朝鲜战场上书写了又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秦基伟评价美军:优势和弱点并存在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不久,秦基伟就被召回国内,直接拜见了毛主席。在这次会面中,毛主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上甘岭的美国佬,究竟好不好打?"
作为战场主帅,秦基伟对美军的实力和特点了如指掌。他没有过多吹捧或是贬低,而是一针见血地分析了美军的优势和弱点。
首先,秦基伟承认美军在装备方面占据压倒性优势。他说:"美军装备精良,制空权全在他们手中,炮火凶猛无比。我军在装备上远远比不上他们。"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大量投入了当时先进的M46步兵战车、巨量火炮以及大量航空兵力。面对这种重武器的狂轰滥炸,志愿军的步兵连很难靠近敌阵,士兵们只能在掩体中艰难抵抗。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志愿军主要装备仍以步枪、机枪为主,火力严重不足。不过,秦基伟指出,虽然装备落后,但志愿军的作战策略和士兵们的斗志却是美军所不及的。
"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他们畏惧夜战和近战,一遇伤亡就会惊慌失措。"秦基伟说道。在上甘岭,志愿军发挥人多优势,利用夜色掩护频频发动突袭,打击美军的侧翼和后方。美军由于害怕伤亡和夜战,往往不敢深入狭小地带对抗。
另一个美军的弱点则是对地形环境不够熟悉。作为外国入侵者,他们在陌生的山地环境中行动困难,而中国军人在这种地形上则游刃有余。
此外,远离家乡作战,也让许多美军士兵缺乏斗志。"我军受到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战斗力非常顽强。"秦基伟说,"相比之下,美军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差强人意。"
秦基伟的分析中,既没有对美军的实力加以夸大或贬低,而是如实地陈述了双方的利弊。他指出,虽然中方装备落后,但人多力沛、地利环境好、士气高昂等因素,也给予了美军有力的对抗。
秦基伟采取了既肯定美军装备先进,也指出其软肋弱点的分析方式,可谓是中立客观。这与他一贯谦逊低调的作风是一脉相承的。正是秦基伟这种理性分析的态度,让他在毛主席面前留下了好印象。
毛主席听后点点头,对秦基伟的分析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秦同志对美军的分析很到位,美国佬确实不好对付,中国人民能打败他们,实在是了不起!"
事实上,在随后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中,美军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的顽强作战能力,最终被迫接受了停战协议。上甘岭阻击战,无疑是促成了这一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毛主席高度赞赏志愿军英勇作战毛主席对秦基伟的回答非常满意。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核心,毛主席对于军队的建设和斗争力量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召见秦基伟的同时,毛主席还叮嘱他要好好总结上甘岭阻击战的经验教训。毛主席说:"上甘岭战役,我军虽然损失很大,但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军,是我军战无不胜的记录。"
在毛主席看来,上甘岭之所以能赢得胜利。关键在于志愿军能够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巧妙回避敌人的优势装备,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毛主席特别强调了志愿军顽强不屈的战斗作风。他说:"我军将士能够吃苦耐劳,不怕伤亡,给美国佬造成了沉重打击。这正是我军能够战胜强敌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在上甘岭阻击战中,志愿军的伤亡人数远远超过了同期的其他战役。仅第一阶段作战,中方就有1万余人阵亡和伤残。而到整个战役结束时,双方的伤亡就更加惨重。
但正是靠着不怕牺牲的英勇顽强作风,志愿军才能凭借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逐步消耗掉美军的战斗力。毛主席曾在别的场合赞叹说:"我们吃了很多亏,付出了很多牺牲,但这正是我们的伟大之处。"
在评价上甘岭战役时,毛主席还强调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他说:"我军同志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是被迫还手,所以士气高昂。但美军那边士气低落,内部矛盾重重。"
志愿军作为正义的一方,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后勤保障。而美军作为侵略者,则很难在异国他乡找到立足之地,内部不团结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正是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的又一关键因素。毛主席指出:"战争除了军事上的较量,政治上的斗争同样重要。志愿军能赢,正是因为背后有全中国人民的拥护。"
在会见结束时,毛主席再次对秦基伟等将领们的英勇作战表示由衷赞赏。他祝福秦基伟工作顺利,希望他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国家的和平统一继续贡献力量。
离开毛主席身边,秦基伟内心无比振奋。作为一名出生于贫苦人家的军人,能得到党和人民领袖如此高度的赞赏和肯定,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在随后的工作岗位上,秦基伟时刻谨记毛主席的嘱托,带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为国家的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老战士衷心感激志愿军的英勇牺牲时光飞逝,朝鲜战争已经过去70余年。如今,上甘岭阻击战的老战士们年事已高,但对当年峥嵘岁月的记忆却历历在目。
在吉林省永吉县,有一位名叫张文魁的老人,战争年代曾两次前往朝鲜前线。回顾那段岁月,张文魁无不动容。他说:"当年我们真是拼了命,和那些美国佬死拼到底。幸亏当时有志愿军的同志在前线顶住了。"
张文魁1951年首次奔赴朝鲜,加入了一支后勤补给部队。当年只有20岁出头的他,亲眼目睹了战场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到处是烧焦的房屋,还有士兵们的尸体摆了一地。"张文魁说,"那些伤员的惨状,令人不忍目睹。"
第二年转入陆军某部后,张文魁更是亲身参与了上甘岭阻击战。在597高地附近的山坳里,他与战友们曾遭到敌军的突然袭击,当场就有三人阵亡。张文魁和其他人则被敌军的火力钉在地上,狼狈逃窜。
"要不是有前线的志愿军同志英勇顽强,恐怕我们都支撑不了多久。"张文魁感慨道,"他们是以命换命,用生命堆垒出了胜利。"
在597高地激战最为惨烈的时刻,中方一度有1个连的官兵全部阵亡。另一个营也损失惨重,仅存不到60人。然而,志愿军战士们却从未放弃过抵抗。许多人在重伤之后,还是咬牙坚持作战到最后一口气。
令张文魁永生难忘的,是当年一名叫王殿文的排长。在遭到美军猛烈炮火袭击时,整个排只剩下王殿文和两名伤员。不顾重伤,王殿文独自固守阵地,用机枪枪火狂扫向敌人。直到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撤退。事后,美军搜寻遗体时看到,王排长临终前仍死死抱着机枪,周围遍布敌人弹壳。
"王排长用生命捍卫了阵地,真是太了不起了。"张文魁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们,我们才能阻击住敌人的进攻。"
今年98岁高龄的张文魁时常会想起战友们的英勇事迹。他感慨道:"朝鲜战争太惨烈了,真不知有多少年轻小伙子就这样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我们活下来的人,就是要为他们好好活着。"
每年朝鲜阵亡将士纪念日,张文魁都会特地去看望当年一起作战的老战友。虽然现在大家都已年过九旬,但只要提起当年战斗的场景,就会让他们重拾激情,仿佛又回到了鲜血淋漓的战场。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张文魁说,"永远不要忘记,是那些牺牲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我们应该永远怀念他们的丰功伟绩!"
透过老人们的述说,我们仿佛能看到上甘岭阻击战那残酷却可歌可泣的一幕幕。正是靠着志愿军将士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顽抗,朝鲜战场最终换来了和平的曙光。这份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和革命忠诚,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崇敬。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抖音北美近战王骂马来西亚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抖音操作运营内容,请关注鼎品软件。